科技资讯

2022车纪事|强装“黑匣子” 智能驾驶闹“翻天”

  【车讯网 报道】世间万物总是在不断地迭代进化,汽车也在朝向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入越来越多智能化功能的车辆,也需要一些条条框框的明文规定去约束,以此来保证车辆行驶时乘员的生命安全。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盘点下,在2022年有关汽车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情况。

  “黑匣子”强制装车

  2022年1月1日起,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vent Data Recorder)即汽车“黑匣子”,这一装置在相关政策的趋势下,被强制装配到国内新生产制造的每一辆汽车上,对于车辆安全领域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拐点。

  之所以说汽车“黑匣子”的强制装车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举措,这点就要从交通事故的追责问题说起了。以往出现了交通事故,事故双方如果各执一词为自己开脱责任,就很难弄清A车驾驶员是不是故意加速撞的B车,B车驾驶员是不是故意加速别车导致了事故发生,或是车辆撞到行人后驾驶员是否存在有故意加速二次碾压操作等,无法去调查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有了汽车“黑匣子”,车辆在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共三个阶段时间内,驾驶员是否有制动、加速等操作,这些都可以根据刹车、油门踏板的开合程度分析出来,再结合道路监控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等设备里的数据信息,就可以清晰的了解这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除此之外,汽车“黑匣子”还有着监督车辆质量的作用。近两年,车辆刹车失控等事件屡屡登上热搜,相关车企对外公布的说法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如今有了汽车“黑匣子”的存在,可以调取涉事车辆的相关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提供相应的证据。

  通俗点说,汽车“黑匣子”就像是世界杯中数字化的智能“裁判”。智能“裁判”将场上球员的各项数据收集后整合到一起,经过分析得知运动员是不是有越位等违规行为,进而对违规运动员进行判罚,同理汽车“黑匣子”也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判定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刹车、油门踏板等硬件处于什么状态。

  智能驾驶政策“下饺子”

  在如今赋予车辆智能化的时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备这项功能的量产车数量越来越多,且大多数车型都是国产品牌车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标准制定上,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话语权。

  虽然我国虽然已经累计发布实施了1400多项汽车产业标准,但相对于汽车起源地的欧美国家来说还是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坦率的讲就是落后便会处处受制于人。就以汽车碰撞试验来说,中汽研、中保研如今实施的各项碰撞标准,其中很多都是借鉴欧美国家沿用已久的规定。

  2022年8月份,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突然公布升级了一项碰撞试验的标准,在侧面碰撞中侧面撞击物的速度更快,由50km/h升至为60km/h;同时还提升了撞击物重量,从3300磅(约1497kg)升级为4200磅(约1905kg)。

  如果中汽研、中保研不跟进更新这些碰撞标准,网友们估计会批评国内的碰撞试验标准落后之类的话语,如果中汽研、中保研及时跟进更新了,恐怕又会落得个只会“借鉴”别人的一顶大帽子。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呢?独立自主制定汽车领域各项标准是唯一的出路。

  2022年1月5日由百度牵头,联合信通院、深智联创新中心、同济大学、赛目科技、厦门金龙、湖南湘江智能、中兴、吉利汽车等单位共同发布《自动驾驶公交车》系列团标。《自动驾驶公交车》主要是是规范了自动驾驶公交车在车辆基础安全、信息安全、运营安全、自动驾驶能力测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第 1 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目标于为 L4 级公交车运营保驾护航,力图实现自动驾驶公交车载客服务的安全升级、效率升级。《第 2 部分:自动驾驶能力测试方法与要求》对自动驾驶公交车的驾驶自动化能力提出了明确的测试要求及方法,通过完整的场地加道路组合测试实现对车辆驾驶自动化能力的全面验证。

  在2022年8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中,里面就规定了如果智能网联汽车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系统,那么就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但是,对这种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的行驶路段是有要求的,只能在划定的区域和路段行驶。同时为了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问题,《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还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存储数据服务器需设在中国境内,未经批准,相关数据信息不得向境外传输、转移。

  除此之外,这类车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还明确了相关责任的划分。一是智能网联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在车内有驾驶人的情况下发生交通违法或交通事故,全部责任由驾驶人承担。二是车内无驾驶人由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完全自动驾驶期间发生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但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不适用驾驶人记分的有关规定。三是如果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导致发生交通事故,从而造成损害,根据法规,车辆持有人或驾驶人,可以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制订这些规定的原因非常明显,因为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从意义上来说已经和传统的汽车有了本质的区别,所以许多传统汽车的测试、评价标准已经不能再适用于这类车辆,所以制定新型的测试评价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在10月份由工信部牵头制定首个自动驾驶国际标准也正式发布了,简单来说这个标准明确了测试场景的基本术语、要素构成,为后续建立基于测试场景的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奠定了基础,场景词汇标准规范了自动驾驶系统、动态驾驶任务、设计运行范围及条件等概念。

  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全国首个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2022年11月28日,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成立大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天津召开,目标是深化汽车标准化改革创新、拓展汽车标准化工作局面,以及推动汽车标准国际化建设的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正式成立了。

  结合工信部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和国产品牌车型在车辆智能化方向的大力发展,以及基于我国自动驾驶国际标准为基础下产生的术语和概念和多项有关自动驾驶的规章制度来看,在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的努力研究下,未来有可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各项标准都将会以我国的规定视为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早在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开始着手布局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在当时就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截止到2020年时,这一布局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即在先进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网联功能与应用、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等6个专业领域,完成了39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报批发布、42项标准立项起草以及31项标准化需求研究项目,以及参与了19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国际标准法规。

 

  自2020年一直到2025年的第二阶段,预计将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涵盖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关键系统、网联基础功能及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芯片及数据应用等标准,并贯穿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标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对标准化的需求。

  第三阶段则是截止至2030年,目标是制修订1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满足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和网联功能全场景应用需求,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及软硬件、数据资源支撑体系,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国际标准法规协调达到先进水平,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和应用载体,牵引“车-路-云”协同发展,实现创新融合驱动、跨领域协同及国内国际协调。

  无人车并不遥远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要说了,到2030年还有7年的时间,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出现还早着呢。其实从时间上看还很遥远,可现实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开放了许多试验无人车上路测试的示范区,并且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数量也并不少。

  在2022年4月份位于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亦庄,百度和小马智行获准向公众提供“主驾位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这也是主驾驶位无人、无需人工控制方向盘的自动驾驶服务,首次在国内超大型城市正式开放运营,此次运营的区域约有60平方公里。2022年11月21日,北京市正式发放自动驾驶无人化通知书,百度和小马智行又成为了在京开启前排无人的无人车测试企业。

  重庆和武汉发布《重庆市永川区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后,2022年8月9日百度Apollo旗下“萝卜快跑”正式在重庆、武汉正式开启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只不过这些无人出租车只能在武汉市经开区和重庆市永川区特定区域内运营行驶。

  2022年9月2日,50 辆 AutoX Gen5 RoboTaxi 车型在上海获得了载人示范应用牌照,并且正式投入对外公开运营,此次运营行驶的区域为浦东金桥自动驾驶开放道路,这50辆无人车均为搭载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AutoX Gen5,算力高达2200TOPS的克莱斯勒FCA大捷龙车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50辆AutoX Gen5 RoboTaxi车型,AutoX公司在2022年共量产了超过1000辆无人车。

  2022年10月份,极狐汽车向百度Apollo正式交付200台第五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这也是首个实现百度第五代共享无人车批量交付和商业化应用的车企。2022年6月17日,起亚已经在韩国的首尔的江南区投入运营无人网约车服务,这些无人车是基于现代IONIQ 5打造而来,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目前无人车的应用除了在出租车领域大放光彩,我们熟知的环卫车其实也开始量产配备这些科幻的功能,在2022年的上半年由宇通集团和文远知行科技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环卫车,正式在广州南沙全区域开展公开道路测试。相比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来说,量产的无人驾驶环卫车还要更加科幻些,这些车辆使用的是无座舱的结构设计,能做到自动泊车、充电、加水、清扫等操作,目前它的正常作业面积超过了38.8万平方米,整个试点地区的占地面积约1.83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在快递和外卖行业也有着无人车的身影,像京东、菜鸟驿站、美团等企业,如今也有着不少可装载货物的小型无人车,并且在国内的部分城市地区已经开始了常态化运营,不过这些无人车的运营地点多集中于高效和核心商圈。

  以京东为例,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辆无人车,京东无人车的续航里程约100公里,最大载重达200公斤。菜鸟驿站的无人车是菜鸟联合达摩院研发而来的,截止目前菜鸟驿站无人车在400多所高校中,投入运营的数量也超过了700辆,其续航里程约100公里。

  写在最后:

  2022年第一天汽车“黑匣子”就正式强制装车,从车辆安全层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还是论证涉事车辆是否存在有设计缺陷,它都能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22年还出台了许多智能驾驶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说明了我国在智能驾驶领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甚至在未来能够主导智能驾驶发展的细分方向。如今已经有部分量产的无人车正式上路投入运营测试,其中既包括有出无人租车和无人环卫车,还有能送快递、外卖的无人车。随着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政策和标准等越来越成熟,由此可见无人车大规模量产的时代似乎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相关资讯
用手机看资讯
今日推荐
汽车科技
最新资讯